7月18-20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承办的第三届高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从高原教育到教育高原的政策支持国际研讨会”在青海师大召开。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硕博士研究生,政府教育部门领导、大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等120多人莅临现场参会。
本次高峰论坛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为支持我国高原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而召开的学术会议。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立了主论坛、硕博分论坛、教育期刊分论坛等部分。论坛聚焦高原地区学生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质量、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改革等核心议题,进行了为期3天的深入交流和研讨,为高原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和思路,达成了高原教育发展的诸多共识。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在致辞中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如果没有西部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没有乡村地区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所以要重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教育的发展”;而促进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促进高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师队伍,首要任务是把师范院校办好,使其成为培养“四有好老师”的基地。同时,高原地区还可以通过对口帮扶教育政策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队伍。另外,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开展远程教育,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育输送到高原地区,最终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高质量教育的目的。省教育厅专职督学王小宁在介绍青海教育发展情况时认为,青海省教育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弱,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面向未来,青海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青海省教育发展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质增效,推动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副校长冶成福提到,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西部教育事业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与会专家为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青海师范大学建设建言献策。
主论坛分为八个单元,共有32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
第一单元由陕西师范大学陈鹏教授主持,共有4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教授以《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为题,提出新时代教育应克服“五唯”顽疾,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系统性,合理运用各类评价方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力加强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建设坚持学生中心、注重持续改进、体现学校特色的高校质量文化,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高教评价体系。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以《乡村教育振兴新思维》为题,提出城乡教育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无论城市人还是乡村人,都有责任去建设乡村。当下的乡村既是问题,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教育要唤醒乡村人建设家乡的自觉,更要唤醒城市人建设乡村的自觉。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穆光伦教授以《重新审视儿童和青少年的适应力》为题,从人类学、遗传学、心理学、政治学、生态学、社会学视角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适应力进行了分析。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教授以《以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为目标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为题,提出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教育理想,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促进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的关键是有效化解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矛盾。
第二单元主题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主持,共有3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以《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认同逻辑与教育支持》为题,提出了教育具有构建从“乡土”到“天下”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逻辑链观点,认为教育促成文化认同,建构治理的民族文化心理场;教育促成民族认同,夯实治理的民族融合基础;教育促成政治认同,优化治理的公共权力服务;教育促成国家认同,凝聚治理的集体精神力量。云南师范大学王鉴教授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为题,提出乡村教育振兴要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来规划,乡村教育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手段和途径。乡村振兴除了“五大振兴”外,还有第六大振兴——乡村教育振兴。正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育体系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通过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的共同振兴。陕西师范大学陈鹏教授以《高原教育:基本问题与表征样态》为题进行了报告,认为高原教育就是教育地理学范畴的教育问题,研究发现高原地区学校层次与行政区划高度吻合,多是集中办学,由于农牧区儿童多,上学距离远,寄宿制学校大量存在。从而呼吁大家关注高原反应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高原性缺氧环境对人的认知的影响、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儿童学业发展等课题。
第三单元主题报告由中南民族大学康翠萍教授主持,共有4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以《三胎生育政策与教师保障机制》为题,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男女教师的婚恋-育-教养观念的基础上,解释了三胎政策开放后教师群体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教师保障应对机制。中央民族大学苏德毕力格教授以《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路径:基于科学研究的视角》为题进行了报告,提出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以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确保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精准落实;不断加强民族院校之间的合作;以规范扎实的科学研究,强化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诺曼·杰克逊(Norman Jackson)教授以《基于英国全方位生态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为题,在分析中国高原地区儿童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如何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而学习”的命题,建议各地政策制定要考虑可持续未来的教育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教授以《高原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未来》为题,提出独特的高原资源是高原大学不可替代性的优势,为此高原大学要围绕独特资源建立学科群;利用高原独特资源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做到独特的人、管理、政策、制度及整个教育体系的优化。
第四单元主题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主持,有3位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吴忠魁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的报告,提出劳动教育的全向度综合育人价值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使劳动教育辐射四育,对其它领域的教育目标实现增强;提出真实世界的认知价值是通过劳动教育的纽带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探索、体验、生成、构建的认知闭环,从而实现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真实性理解与关系建构。据此建议教育高原的行动选择是利用独特的区域自然、地理、人文优势,打造国际教育专业产品和公共教育服务产品。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做了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教师》的报告,他提出新发展阶段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均衡协调发展要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这些要求和挑战,应该重新把握教育和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认为新时代教师要拥有强烈生命意识、强大的沟通交往能力、强大的理性精神、浓郁的人文情怀、卓越的实践智慧以及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据此提出了一些教师培养方式的创新举措。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做了题为《论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主动性缺位》的报告,在回顾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政策主动性缺位的原因,从而提出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新谋划方案,一要做系统谋划,二要知识动员,三要打政策补丁,如设立国家单列计划的西部“双一流”大学、西部专项博士点等。只有做到专属西部的高等教育政策完善,再经过十五年左右时间西部高等教育将会发展根本性转变。
第五单元主题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主持,共有4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南民族大学康翠萍教授以《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演变逻辑--基于<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20年政策内容考察》为题,论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的逻辑演变过程。认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立法为指导的政策表现出明显的承接性、实效性、协同性等特征,面向未来政策发展的新目标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总体目标,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着重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好教师的核心作用。武汉大学彭宇文教授以《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为题,在比较1999年和2019年部分数据的基础上,认为西藏高等教育近20年发展呈现出突破性与跨越性、变革性与时代性、对口支援制度化与扩大化、政策工具权威性、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性等特征,他还指出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存在激励工具应用不足、政策制定高校参与度低、能力建设工具过度集中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薛二勇教授,以《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建构》为题,论述如何提升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问题。认为要有效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就应注重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一是做到对所有人都应享受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要做到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补偿性教育,以保证个性化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进而在适合自己的教育上获得充分发展。天津师范大学李洪修教授以《新时代我国师德政策话语样态语用学分析(2012-2020)》为题,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所颁布的师德政策文件指引着我国师德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径。目前我国师德政策建设形成了多层次、有序的政策协作体系,师德政策建设逐步由“师德理想”向现实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条款推进,显现出了其动态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成为了构建新时代师德践行的指南。
第六单元主题报告由天津师范大学李洪修教授主持,共有4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李琼教授做了题为《青藏地区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调查:初步发现与建议》的报告,通过对青藏地区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实证研究,发现高原牧区思政教师在语言、专职性、专业素养、外出高端培训机会以及寄宿制学校工作负担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建议加大对高原牧区少数民族思政教师普通话培训力度、逐步补充与补齐专职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加大对思政教师的思政专业素养培训与提升、建立系统的校本-区县-省市-国家级思政教师的培训发展体系等。石河子大学蔡文伯教授做了题为《西部地区对口支援高校的制度异化与创新发展: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报告,提出对口支援高校的创新发展应该着重于明确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估体系、转变传统留人方式、加强高校软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对口支援的质量和效益。陕西师范大学祁占勇教授做了题为《促进生态正义,教育何为?》的报告,在他看来教育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路径,在实现生态正义的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并在促进生态正义中具备传播生态知识、唤醒生态自觉、养成生态人格、培育生态文化的功能。而这一基础性地位的实现与功能发挥需要通过帮助个体习得实现生态正义必需的信息和技能,助推个体形成实现生态正义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个体产生实现生态正义的行动方式等行动逻辑来推进。我校张春海副教授做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价值流变与未来走向》的报告,通过对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历史变迁梳理与分析,认为新时代青藏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须立足青藏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为青藏地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活力。
第七单元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教授主持,共有5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以《理论、实践、展望:中国乡土教材开发收藏与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分别从理论导向的乡土教材研发、多元参与的乡土教材收藏、同一范式和多元视野中的乡土教材研究三个角度对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和分析。认为不管是什么知识,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当我们追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时候,一定要将知识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来审视,方能突显出每一种知识类型的价值;当我们在质疑“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时候,也应该秉持人本主义和文化多样性的理念,来实现对地方知识的整合,将不同类型的地方知识传给后人。东北师范大学秦玉友教授以《专业资本:重新理解教师与教学实践》为题,对教育从消费取向到生产取向的转变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并提出专业资本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决策资本的函数,只有教师领导、数据驱动和问责制三者共同运转、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有效运用和提升教师专业资本的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桑国元教授以《人工智能助力高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为题进行了报告,在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未来的教育时代,充分发挥机器与人各自的优势是提高教育生产力的关键;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教师要发挥人类的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更大优势,需要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环境的教育生态,勾画“人工智能+教育”未来蓝图。中央民族大学海路教授以《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内涵、功能及研究特征》为题,提出新时代背景下进行民族教育研究必须遵循政策性、科学性、文化性、实践性特征,这是从事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的广大教师和学者的新使命。青海师范大学达万吉副教授做了《青海藏区帐篷学校教师口述史研究》的报告,她从帐篷学校的发展历程出发,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发现帐篷学校在时空维度上不仅具有来自游牧社会内源的传统性,也受到了外来的、自上而下的现代性影响。
第八单元由扬州大学孙显军教授主持,共有4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满生教授以《进一步扩大教育改革开放,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为题,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国基础教育一定要走出国门,加入国际化角逐;为此建议公办教育机构要重视发挥引领作用,民办国际学校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无论公办教育机构还是民办国际学校都要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加强海外办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王曦影教授做了题为《四位一体的整合模式预防校园欺凌的行动研究》的报告,提出了解决校园暴力与欺凌问题六项优先行动,一是强化领导力,二是提高关于校园暴力与欺凌的意识,三是建立伙伴关系并鼓励儿童或年轻人参与,四是强化教职工与学生的能力,五是建立报警系统,六是加强数据与实证采集等。青海师范大学陈爱民副教授做了题为《青藏地区教师的特殊素养及现实困境》的报告,提出高原教师面对艰苦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较复杂的教育情境需具备相关联的特殊素养,而目前青藏地区教师特殊素养培养的难点主要在于政策缺失、教师理论研究素养较薄弱等方面。为此建议相关部门改进教师教育政策、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等。海东市乐都区桥北学校李元鹏校长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助教提升高原学校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的报告,指出课堂教学与管理中融入AI助教,在推动智慧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乐都区桥北学校的实践表明AI助教在教师成长、学生学习和个性等方面一定的提升作用。
硕博分论坛是为了促进跨学校、跨年段、跨学科领域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提升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分论坛,具体包括圆桌论坛和学术海报展示两个环节。在圆桌论坛环节共有13位硕博士做了专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海路教授3位专家进行了点评。在博士生专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的6位教育学博士生分享了关于教师核心素养、教师学习共同体、民族教育政策、幼儿园教师发展、高校法人内部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硕士生专场,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的7位硕士生分享了关于学生评教、思政课教师、师范专业认证、五育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每位研究生汇报结束后,3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在海报展示环节,本次硕博分论坛对来自不同高校的22位研究生设计的学术海报进行了张贴展示。各位研究生设计的学术海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赞赏。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硕博分论坛是学者和研究生们碰撞思想、交流智慧的重要平台,利于研究生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各位硕博研究生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教育发展需求,对相关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新时代研究生的精神风貌。
教育期刊分论坛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教育期刊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教育期刊办刊质量而首次设立的分论坛。有《教师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中国教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等单位编辑和近百人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参加。教育期刊分论坛围绕教育学者与教育出版物的协同发展、教育学科与教育期刊发展关系、人才培养与教育期刊发展关系、如何提高教育出版物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等议题展开了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形成学术共同体,教育期刊编辑和教育学者是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承担着学术研究、理论体系构建、政策咨询、实践创新与引领等责任,因此需要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另外,学者们还就教育期刊出版、教育学教材建设、教育学术伦理等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与会学者纷纷表示,这种作者与编辑、编辑与学生等之间面对面研讨的形式在其他学术会议上并不多见,是本次论坛的一个创新之举,对其他学术论坛具有示范意义。
本次论坛取得预期成效,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通过研讨对我国的“高原教育到教育高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策略;二是明晰了高原地区新时代教育改革走向和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三是拉近了高水平专家学者与高原教育的距离,利于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推动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最终实现了让与会人员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的目的,也进一步加深了学者们对青海师范大学及教育学院的了解,为学校和学院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启迪。